了解中国的二十本必读书
时间:2010-05-31    查看次数:     
T 浏览字号

编者按: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真正热爱中国的人,必定是关注中国现实的人;现在三十多岁的人一定还记得当年<山坳上的中国>《丑陋的中国人》等书所带来的思想观念上的震动,是这些书促使一代青年人认真地反思自己的民族、国家的命运。在此,本刊约请了一些在各自的领域有突出表现的专家、学者、资深记者及年轻学人,从各自的角度推荐了解中国的必读书。根据他们的推荐及本刊的理解,本刊特向读者推荐以下这20本必读书。在此一并向这些提出宝贵建议的人士表示感谢,他们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郑也夫、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袁伟时、<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凌志军、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李公明、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余杰、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金岱等。
● 《毛泽东选集》
毛泽东著 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可以这么说,再没有谁能像毛泽东一样对中国以及中国革命有着那么透彻的了解了,他在二十多岁时所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已经达到了许多人穷其一生都无法达到的高度。要了解中国,尤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早期的历史,他老人家的这个选集不可不读。诚然,这本书在文革中被抬高到了神乎其神的高度,并由此影响到以后出生的一代人对它的观感;但只要克服偏见,就能发现在它高高在上的外表之下那些深 邃的见解实在是无可匹敌的。它浓缩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伟大的智慧,同时也放射出光照千秋的神奇光芒,一个没有读过这部书的人是不配做中国人的--尽管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读得懂。
● 《邓小平文选》
邓小平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翻身全靠毛泽东,富裕不忘邓小平",类似的民间谚语反映了邓小平和毛泽东一样,是中国当代史上绝对不可能绕过的存在。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没有任何一本书的影响力和深刻性能和《邓小平文选》相比;要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了解20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不读这本书是不可想象的。
??《邓小平文选》中自始至终所贯穿的那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立场以及反对教条主义、因循守旧的思维方式对于处于长久的思想禁锢的人们有着本质上的意义,没有它对人们思想上的启蒙,以后的种种发展进步都无从谈起。

● 《鲁迅全集》
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一位作家曾说过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就读不懂鲁迅,这个说法不无道理。在没有真正了解到鲁迅作品的内涵之前,很多人会拒斥它的冷峻;但一旦能窥见在这些作品中透出的鲁迅对中国人人性的深刻洞察,没有人能不由衷地叹服的。在《阿Q 正传》刚刚发表时,就有人不由自主地"对号入座",在80年代后的今天再读,似乎还能感受到阿Q的身影在游荡。而鲁迅的众多杂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现实生活的广泛关注,是当时以及以后众多作家都无法企及的.

● 《乡土中国》
费孝通著, 三联书店, 1982年.
??要认识中国就必须先认识中国的农民,而要认识中国的农民,此书不能不读。关于中国农民,有几种了解的途径:一是毛泽东的视角,着意发掘其身上的革命性因素;二是鲁迅的视角,"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三就是费孝通的视角,从他们的日常生活及经济、社会形态入手,来看他们的家庭关系、伦理观念和传统意识的变迁。虽然本书写于半个多世纪以前,但中国农民身上那些已经变化或没有变化的东西仍然交织在一起,使得这本书在今天仍然具有指南性的意义。

● 《山坳上的中国》
何博传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80年代中期,一场有关中国"球籍"问题的大讨论,使得这本分析中国现状,全面论述中国危机和困境的著作,成为了人们谈论最多的一本书。虽然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中国现状"已起了很大的变化,但其直面现实的勇气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使得该书至今读来仍然没有过时;其中那些就中国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环境保护、科技等问题所发表?quot;盛世危言",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丑陋的中国人》
柏扬著,花城出版社,1986年版.
就探索国民性而言,柏扬的这本书肯定不是最深刻的,很多地方的立论也明显不严谨,但这显然不是最重要的。当我们今天被许许多多具体的现实问题所困扰,并试图找出解决办法的时候,可能很多人已经忘记了柏扬当年对某些中国人身上劣根性所发表的这些偏激言论,尽管这些人的这些坏毛病已改掉了不少,但读读这本书,用柏扬思索问题的方式来反省一下我们自己身上还没有被发现的可能妨碍进步的新毛病,仍然是有积极意义的。

● 《废都》
贾平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一本恶俗的书,却使我们足以洞悉中国人身上那种数千年来延续至今且仍然没有绝迹的丑陋天性。也许作者的本意并不在此,也许许多读过这本书的人对这本书没有一点好感,但读过以后,我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那个非常糟糕的方面---精神腐败和病态的方面所获得的痛心疾首的经验,将会使我们更加渴望变得纯洁一些,高尚一些,健康一些。

● 《中国可以说"不"》
宋强、乔迈、张藏藏等著,中华工商联出版社 1996年版.
??很多人都明确表述不能同意这本书的观点,而其基本立场也常常遭到质疑,但包括他们在内的相当多的人仍然觉得这是了解冷战时代中国情感和后冷战时代中国姿态的一本重要著作。在经历了漫长的与西方对峙的年代之后,中国人所积累起来的情感与道德资源到底能否使我们以一种积极的姿态来面对西方呢?面对这样一个严肃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每一个有志为这个国家贡献自己力量的人都可能通过这本书展开其独立的思考---尽管这种思考很有可能大大超出本书设定的语境。

● 《顾准文集》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进入90年代以来,读书人常常会因为中国缺乏原创性的思想著述而感到有些沮丧,而被重新发现的顾准应该算得上是一位了不起的思想家。尽管早已去世的他无缘置身于改革开放的大背景当中来思考,但他的思想惊人的超前性和预见性,使他享有?quot;苦难岁月的伟大先知"的美誉,而他站在经济的角度对民主和科学在中国的可能性问题所作的深刻探讨,直到今天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至少20年也不会过时。

●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茅海建著,三联书店,1995年版.
??鸦片战争是耻辱的中国近代史的开始,对100多年来中国命运的思考都必须从这里开始,与以往对鸦片战争的研究著作不同的是,该书着力去发掘的不是我们看得很多的正面积极的东西,而是用一种近乎悲剧性的失败主义情绪对中西文明所经历的这次最大的碰撞所留下的惨痛教训,作了一次严肃而深刻的发掘和总结。虽然读起来有些沉重,但深刻的沉重总比肤浅的乐观要有意义。

● 《吾国与吾民》
林语堂著,宝文堂书店,1988年版.
??这是林语堂30年代撰写的一本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书,由于对象和作者自身的缘故,书中不乏关于中国的"溢美"之辞,但与其它一些关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正儿八经"的论述相比,本书对几千年来中国人日常生活及其思想、情感和文化特征的亲切而生动的描述,仍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中国的重要视角。直到今天,该书仍然是许多外国人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极有魅力的读物。

● 《现代化的陷井: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
何清涟著,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又一部"盛世危言",中心问题乃是对改革现代化进程种种问题的严肃认真的思考,有关改革的书不少,但本书是其中被认为是比较解渴的一本。之所以解渴,是因为它不仅提出问题而且企图从一个民间学者的立场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虽不见得统统可行,但比较到位,值得参考。作者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谈的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事情,可用的方法却太学者化。

● 《国有企业的改革和中国的抉择》
江瑞平、邬建华、金凤德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这本书知道的人不多,但并不意味没有可读性。中国现代化的最大难题之一是国企改革。本书的最精辟之处是对欧美、四小龙和日本的国有(公有)企业的历史和现状,以及他们的改革过程和方针政策所作的深入细致的分析,冷静、客观、详实的资料也有助于读者的判断,一卷在手,世界国有(公有)企业的全景了然于胸。

● 《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
钱满素著,三联书店,1995年版.
??该书通过对世纪初爱默生的个人主义思想被介绍到中国的遭遇的介绍,第一次对个人主义作了一次正名,证明了它的合理性价值,考虑到个人主义这一价值资源在中国的稀缺以及它可能对中国现实和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本书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当然,同样有价值的是由于近一个世纪以来个人主义价值观念在中国思想潮流中的沉浮在本书中得到真实的反映,因而它完全可以作为一个进入中国现代思想变迁史长廊的极有意义的门径。

● 《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著,中华书局,1982年版.
??作者之所以选择这一年作为进入中国历史传统的关节点,不是因为这一年很重大,而是因为这一年很平常;但唯其平常,它才典型。黄仁宇问,看上去每一个中国的官员都很勤勉,都很负责,但中国为什么还不能发展呢?他的答案是结构有问题。黄仁宇像讲故事一样,讲述了这一年几个大人物的日常活动和生活行迹,看上去平淡无奇,但合上书你会不能平静,你会慢慢地悟出中国的问题到底出在哪--虽然,你和黄仁宇一样不知道怎样去改变它。

● 《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
(美)周策纵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这本书可能有点"学术",但绝对冷静、全面而又深刻。五四运动对于本世纪的中国来说绝不仅仅是一场已经过去并只需象征性地纪念一下的运动,它的深刻意义在于好几代中国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它的影响,而五四运动的科学、民主和爱国主义的精神直到今天仍然有着不同寻常的重要意义。周策纵的这本著作对这场运动的历史及其影响的负责任的阐述,可以使我们看到一些教科书里看不到的有价值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事实上也完全可能使我们在进入下一个世纪的时候做到胸有成竹。

● 《剑桥中国晚清史》
费正清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之所以要读一本外国人写的中国晚清史,是因为我们想知道,外国人是怎样记述他们是怎样敲开中国的大门,而又如何评价中国人的反应的。当然,作为一本学术著作,许多东西都被过滤掉了,但至少其相对严谨的立论和细致准确的观察仍然可以使我们看到在许多国人的同类著作中有意无意忽略的东西。

● 《第三只眼睛看中国》
(德)洛伊宁格尔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这位"冒名"的外国记者用他的"第三只眼睛"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可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它让我们多了一只看现状的眼睛。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这个社会的利益分配原则,如何看待这种改变历来是各种思想交锋的焦点。本书提供的保守主义视角虽不可取,但也足以激发人们从更为全面的关系角度来看待我们今天的处境。


● 《美国与中国》
(美)费正清著,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
??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候,来看看一个美国的"中国通"关于中国与美国关系的不同寻常的解析的确意义非凡,费研究了一辈子中国,其研究成果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重要依据,从这本讲述其独特经历的重要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对华政策几十年来意味深长的变化,也可以看到对这种变化耐人寻味的评述。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也可以通过这本书,来检点我们自己对美国的看法。

● 《改变中国》
(美)乔纳森.斯潘塞, 三联书店,1990年版.
??这是一段惨不忍睹的过程,同时也是一段惊心动魄的真实的历史,通过这本书,我们与其说是看到了近三百年来西方试图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教育乃至生活方式等方面彻底改变中国的史实,倒不如说看到了阴谋与公理、野蛮与文明、侵略与反抗之间的殊死博斗。本书情节曲折,材料详实,是外国人为中国人提供的一部很好的自我反省读物。

上一篇: 《全球流行榜能量》
下一篇: 《艺术分析与美学思辩》
图书馆简介  |  馆藏资源  |  图书推荐  |  读者服务  |  通知公告  |  书香视听  |  相关下载

学院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水海子云南新兴职业学院

电话:0871-68625588 68625589(传真)

移动微信
学院微站
Copyright©2010-2012版权所有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 滇ICP备12006809号-1 云教ICP备1206019 滇公网安备53010302000938号
技术支持:奥远科技